
序言:他们从历史深处走来
2016年底,一场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以中国海洋历史为主题的《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展,在国内四大沿海城市——烟台、福州、宁波、深圳盛大开幕;2018年金秋时节,展览再次启程,走向欧洲,陆续在塞浦路斯、比利时、荷兰、德国展出,并引起极大轰动。可以说,这项展览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认知中国海洋文化的风潮,将中国的海洋历史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于西汉武帝时期,发展于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鼎盛于唐宋时期,蜕变于大明时期,逆转于晚清时期……创作团队沿着古文献、古墓、古画、古船、古遗迹铺就的历史小径,邀请中国各地的数十位艺术家展开创作,60余幅满载中国海洋故事的绘画作品,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手资料”,以艺术的情景再现邀请观众一起走入中国海洋的“第一现场”,以艺术的手段还原了中国海洋的历史“真相”,亦文亦图亦画,协力解说这段漫长且复杂的海交历史。
历史的迷朦烟雨被吹开,海洋风流人物由我们逐一请出场……
7. 白江口四战倭兵
《白江口四战倭兵》 150*150cm 油画 作者:王永
公元7世纪,东亚战争的焦点仍然在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各方力量不断较量,南方引来日本介入,北方则有大唐的介入,最终以一场血染朝鲜半岛的五国杀,重建了东亚国家秩序。
唐显庆五年(660),唐高宗在多次外交干涉朝鲜半岛各方矛盾无效的情况下,最终决定,再次派兵阻止百济联合高句丽对大唐藩属新罗的攻击。大唐军队兵分两路,北路军从辽东进攻高句丽,直捣平壤;南路军从成山角(今山东荣成)渡海增援新罗。
据《日本书纪》载,大唐水军“乘潮而上,舳舻衔尾进,鼓而噪”,配合陆军,三日攻克百济王城泗沘,国君被俘,不足十天,百济被灭。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锋——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一触即发。
据唐杜佑《通典兵十三水平及水战具附》载,唐朝的主要战船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墻、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忽遇暴风,人力莫能制,此亦非便于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成形势。”唐朝水师的楼船,不仅是大型战舰,而且武器配备齐全,如冷兵器有弓弩、车弩、砲车,火器有火箭、火炬、油瓢、油囊。这种水上堡垒,尽展“一夫当关”的优势。
中国的史书当中记载仅一行字:“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战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
战斗开始,日军水军逆流而上,冲入白村江口,唐朝水军则守在河口内,以战斗力强大,但不够灵活的楼船、海鹘为中军,挡在日本水军正面;以战斗力强又机动灵活的斗舰、走舸,从左右两翼出击。就这样,日军一天三四次进攻,均被打退。
第二天,两军再次水上交战,日本水军联合百济军,仍然采取全军突击,蜂拥而上的战术,但这些小船,不等靠近大唐战船,就被大唐强弩远距离击垮;一些日本战船靠近了大唐战船,也毫无办法,大唐战船船舷很高度,根本跳不过去。大唐水军以密集防守阵型布下的包围圈,待日本水军攻到唐军中军之时,合力将敌船赶到一起,弓弩、火箭密集发射,日本水军或被烧毁,或落荒而逃……
白村江战役重整了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战败后,日本认识到与大唐存在的巨大差距,收敛了傲气与野心,派出了数量远远超过以往的“遣唐使”,全方位地大唐学习,同时,集中精力于内治,为奈良时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作品创作过程
与沈红泉老师创作的《白江口大战前夕》相呼应,画家王永老师创作的这幅油画《白江口四战倭兵》,则表现了战争开启时紧张和雄壮,两幅作品动、静之间,完整的表现出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王永老师对于这幅作品的创作构思是大将刘仁轨在指挥作战时的英勇和唐朝水军士兵的无畏。画面内容是时年六十三岁的刘仁轨在隋唐时期典型的五牙战船上指挥唐军将士引弓发射带火箭矢攻击倭国战船的场景。采用俯视的全景视角,重点刻画一组战斗瞬间,唐朝水军将士服饰兵器都顺带得以展示。利用火把,硝烟,烈火,海浪,旗幡,规划好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和节奏,同时也可营造恢弘激烈的海战氛围。无意间形成的三角形构图旨在强化海面战斗的不稳定感和动势。
创作小稿
正式作品
作品局部图
作品局部图
作品局部图
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一个叫傅斯年的中国学者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傅仁轨,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给自己的儿子起这样一个名字的时候,他充满激情地说:“中国第一个能在朝鲜对日本兵打歼灭战的,就是唐朝的刘仁轨!”
作者介绍
王永
200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学士学位。
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
2016年,深圳大学海洋艺术中心特聘画家。
2017年,佛山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第一届院聘画家。
油画
2011年油画《午后》获第七届金鼎杯全国书法美术大赛油画金奖。
2012年
油画《十九路军》获首届中国当代美术文献奖油画提名奖,蒋光鼐纪念馆收藏。
油画《喀什一角》入选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油画作品展,新疆博物馆收藏。
油画《荆轲刺秦王》、《小商河》入选第二届“意境·中国”国画、油画艺术家作品展。
油画《荆轲刺秦王》入选首届“南方青年艺术100”系列之优品——南方艺术新锐油画提名展。
2014年
油画《浮生》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油画作品展,宁夏博物馆收藏。
油画《他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15年油画《塞上雪》入选首届香港亚洲美术双年展。
2016年
油画《将进酒》参加广州春季国际艺术博览会。
油画《惑》 入选第六届广东当代油画展。
油画《白江口之战》、《徐福东渡》参加《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国内巡展。
2017年油画《铁血时代》、《聂隐娘》参加广州春季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8年
油画《塞上雪》参加G+SPACE首届广告人艺术展。
油画《打工潮》入选“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油画《惑》 入选2018全国油画作品展。上海青渚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收藏。
油画《白江口之战》、《徐福东渡》参加《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美术作品欧洲巡展。
油画《他乡》之一之二参加“美好时代——佛山美术馆联盟艺术家邀请展”。
2019年
油画《追风》参加佛山画院年展
油画《打工潮》、《山水清音》等参加“无界——广东当代青年油画邀请展”
油画《血溅芹菜洋》参加汕尾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油画《追风》参加风华正茂——湘粤青年艺术家交流展。
水彩画
2015年水彩画《父亲》获首届全国青年水彩画网络大展一等奖。
2016年水彩画 《余温》之一入选中国水彩画家新春新作展。
2017年
水彩画 《恒河的印记》入选“彪尼杯”中国校园水彩粉画写生作品展。
水彩画 《蒙尘的加塔梅拉塔》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画网络大展二等奖。
水彩画《父亲》入编《水彩的高度·经典水彩百品——人物卷》。
水彩画《老村长》入编《美术专业水彩画临本——人物卷》。
2018年
水彩画《故乡》参加佛山画院年展。
水彩画《生存空间》入选“水彩界”全国迎新展。
水彩画《余温》之二参加“美好时代——佛山美术馆联盟艺术家邀请展”
水彩画《生存空间》入选广东省第八届水彩、粉画展。
2019年
水彩画《红头巾》入选2019意大利法布里亚诺国际水彩展。
水彩画《余晖》之三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水彩画《往事》之一获美国第十一届国际水彩大奖赛二等奖。
水彩画《我的曾祖母》入选首届宝虹——水泽江山水彩画家学术展。
画家部分作品
连环画疏勒城选页1
铁血时代之火与沙
《小商河》 油画 80x120cm
《追风》 油画 100x16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