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由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睿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承办的“深圳之眼”——海洋文化展圆满落幕。作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实践,展览自7月11日正式开展以来,不仅为鹏城市民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蓝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在通勤途中便能与海洋文明不期而遇,更是以实际行动响应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筑牢海洋文化根基、凝聚精神力量。
本次展览以中国航海日“7・11”为契机,首创“地铁海洋传播系统”概念,打破传统海洋文化传播的空间壁垒。从展览内容到互动形式,从航海日的文化启幕,到地铁空间的创新传播,“深圳之眼”——海洋文化展始终围绕 “让海洋文化从隐性存在变为显性感知” 的核心目标展开,并以“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深圳精神,将海洋文明的基因注入城市交通脉络。
海洋文化的视觉与知识盛宴
“深圳之眼”——海洋文化展以《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地图里的深圳和深圳湾》《潮痕:中国沿海旧影录》三大元素为核心,包含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部分作品展示,通过海洋绘画、古船模、海洋摄影、航海灯具等形式,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大航海时代,向市民诉说着人类探索海洋的辉煌历程与艺术家们对海洋的独特理解,不仅展示了深圳本土的海洋文化特色,也展现了全球海洋文化的多样性 。
海洋展的宣传,市民在行动!
展览期间,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的深度参与,让市民在互动体验中感受海洋文化魅力,深入理解海洋文化,努力将海洋文化从“隐性存在”变为“显性感知”,从“城市标签”变为“市民认同”,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持久的文化活力。

“深圳之眼”——海洋文化展设在岗厦北地铁站7号-8号门,作为地铁站出口核心要口,往来市民日均达2万人次,1个多月的时间里,展览初步影响可达40万人次。而设置在核心区域的“深圳之眼”海洋文化展“互动打卡装置”,不仅吸引了市民朋友的驻足体验、拍照留念,也成为展览人气与影响力的有力见证。


正值一年暑期开始,展览精心设计了“下一站 深蓝海”的互动主题,现场设置了以学业启航+海洋文化的专属打卡点,十款以海洋历史人物元素设计的“下一站 深蓝海”明信片,以现场抽取的方式,成为学子们暑期独特的海洋记忆坐标,满满的海洋的祝福,成就青春与海洋的双向奔赴。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的深度参与,活动引入现在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互动形式——“吧唧章”制作体验。在这个活动环节中,“吧唧章”+“NFC”芯片+海洋主题图案,成为海洋文化展览传播的重要媒介,观展的市民们录制或拍摄自己看展心得后,由工作人员将其视频或照片现场录入NFC芯片,成为独属于市民自己的海洋“吧唧章”。


活动吸引了众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参加,市民们自主化身为海洋文化的宣传者,每一枚吧唧章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海洋文化宣传载体,既激发了市民们对展览的深度参与,也让市民在深度参与中真切感受海洋文化的鲜活魅力,更有效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成为海洋文化的传播者,共享一场海洋文化盛宴。正如一位市民在小红书上所发的“为海洋文化做点事”。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张岩鑫教授在访谈中讲述了本次海洋文化展览走进岗厦北地铁站的策展缘起:“深圳作为一座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海洋文明早已是城市基因的重要部分,但传统海洋文化传播往往受限于场馆空间,如何让海洋文化真正 ‘走出去’、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团队长期思考的命题。岗厦北地铁站日均 30 万人次的客流量,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场域。而海洋是连接世界的纽带,地铁是串联城市的脉络,两者看似不相干,但本质上都是‘流动的连接者’。本次展览得到了深圳市睿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首创“地铁海洋传播系统’概念,就是想打破空间壁垒,把展览放在这里,市民在换乘的短短几分钟里,就能完成从‘城市地下’到‘海洋甲板’的穿越。这种低成本、高频次的触达方式,能让海洋文化不再是遥远的展品,而是融入通勤日常的‘流动课堂’。希望当人们匆匆走过地铁站厅时,能被一幅古海图、一艘船模、一张旧照片打动,从而开始关注海洋与深圳的渊源、关注两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让海洋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为城市注入海洋文明的文化内核,这就是把展览搬进地铁的初心。”

作为本次 “深圳之眼” ——海洋文化展的联合主办方代表,深圳市睿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戈鹏还非常关切“空间价值的创新挖掘” 与 “文化惠民的落地实践”:“地铁作为城市最活跃的公共空间之一,不应只承载交通功能。本次‘商业空间赋能文化传播’ 的创新尝试,正契合团队一直以来就商业运营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研究方向。本次‘深圳之眼’——海洋文化展既符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方向,又能让通勤市民在碎片化时间里收获文化滋养。这样的展览呈现在地铁站内,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比任何刻意的宣传都更有生命力,也让地铁的公共空间 ‘活起来’。这次展览让我们看到了商业空间与文化 IP 结合的无限可能。未来,将继续探索‘交通+文化’的融合模式,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走进地铁、贴近市民,让每一次通勤都成为一场不期而遇的文化邂逅。”
近期,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联合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提报的《提升深圳市民海洋文化意识的五点建议》,收获市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要批示,足见提升市民海洋文化意识对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厚植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意义。此次 “深圳之眼” ——海洋文化展把展品搬进日均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的岗厦北地铁站,正是对报告中 “海洋文化最后一公里” 理念的生动实践,显著提升了海洋文化的影响力。
未来,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与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将依照报告规划,持续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更为丰富多元的海洋文化宣传活动,创新海洋文化传播形式,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海洋文化的认知程度与兴趣,持续深耕 “海洋文化最后一公里” 的工作实践,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贡献力量。
在此特别感谢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深圳销售区域、海洋龙文化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对展览活动的大力支持!


